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成都市日前出台政策鼓励我院培养中端实战型软件人才
2006年8月14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

   记者日前获悉,为构建软件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体系, 形成我市软件产业比较优势的核心资源,成都市日前出台了软件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与知识的产业,要通过培养、引进两种渠道,不断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营造软件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软件人才资源强市。

方案特别提到依靠政府机制鼓励办学及教学改革机制,积极引导重点软件企业、重点发展区域和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软件人才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鼓励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东软软件园企业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及数字娱乐研发为需求,通过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团队方式,让学生参与竞标、设计、开发到形成产品的全过程实践,培养中端实战型软件人才。

 

附:

关于成都市软件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

2006-8-3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与知识的产业,人才是形成我市软件产业比较优势的核心资源。为构建软件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保障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通过培养、引进两种渠道,不断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营造软件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软件人才资源强市。软件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2006年实现供给2500人,2008年累计达到20000人,到2010年累计达到50000人。

一、政策机制

(一)供求平衡机制

1、人才需求调研和培训能力评估。市软件行业协会每年定期对企业开展高、中、低端人才的需求及对在蓉教育培训机构的能力情况调研和评估,市信息办协调相关部门和重点区域提供招商中人才需求信息,市软件行业协会汇总形成人才供需报告。

2、建立成都市软件人才需求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信息办牵头,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发展区域、软件行业协会、重点软件企业、在蓉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软件人才供需报告和调整信息,加强供需信息交流。

3、开展信息发布和产学对接。由市软件人才需求联席会议牵头,市软件行业协会以网络为载体,以需求联席会为平台,年底发布软件人才供需报告,半年发布供需调整报告,对临时性的小规模需求,及时收集和发布。形成重点软件企业为主体,与教育培训机构直接沟通、定单服务的机制。

(二)鼓励办学及教学改革机制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由市教育局会同市信息办、市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办,依托市属教育培训机构和市内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选择有条件的单位作为试点,指导其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基础教学体系和“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训工作。并与定单企业共同推动受训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实训,定单企业优先招聘经过实训的人才。

2、加强“实战型”师资队伍建设。由市教育局、市信息办牵头负责制定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在2010年前,支持开展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带薪教学。

3、积极引导重点软件企业、重点发展区域和行业主管部门参与成都大学软件产业学院、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

市软件行业协会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队伍、重点软件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应用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咨询、生产研发、市场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管理规范的研讨,形成师资队伍与产业发展的深入融合。

4、市软件行业协会征集整理成功项目案例,市信息办会同市教育局以教改科研项目的形式,给予支持,加强“实战型”教材建设。

5、提高政府扶植的有效性。2010年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发展区域共同对重点软件企业录用率达80%以上的教育培训机构,给予支持,录用不足50%的,取消其试点资格。

(三)鼓励从业人员学习机制

1、市教育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软件类学生的就读补助标准,降低软件从业人员进入成本。

2、市本级从软件产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专项,对参加试点培训机构的定制培训,并被本市重点软件企业录用的人才,工作满两年,从第二年起分期分批给予不超过培训费用25%的奖励,上限由市软件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确定;重点发展区域政府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匹配,对录用到本区域软件企业从业的人才,给予不超过培训费用25%的奖励。降低从业人员的投入风险。

(四)鼓励企业吸纳人才机制

1、依托驻外办事处或国内外社会中介机构,设立专门人才引进办事机构,宣传“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宜居环境,宣传“成都是软件创意的和谐天府”的产业环境,吸引软件人才来蓉创业。

2、通过发布软件人才供需报告和实施软件人才需求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成都市人才市场,建立软件人才专业市场,引导企业主动提前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前培训,减少企业培训负担。

3、组织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软件企业在有关城市和重点高校举办人才招聘会,同时,在全国人才市场网上招聘软件人才。制订并宣传优惠政策,通过中介机构、外包平台和大企业渠道吸引海内外软件急需的高级软件人才。

4、建设软件外包定单式培训孵化平台,由市本级从软件产业资金中列支,高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匹配。开展CMMI认证支持,国际营销能力实训支持和从业人员职能实训支持,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支持有发展潜力的软件企业开展CMM及CMMI认证建设,提高现代软件企业的创新、生产和营销管理能力。在企业做强中,人尽其才,形成事业留人的机制。

5、鼓励重点软件企业聘请、使用国际化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对重点软件企业引进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软件高级人才,由所在重点发展区域政府,按其做出的贡献及个人工薪收入情况给予一定补助,上限为一年不超过10万元。

6、整合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高级软件人才的引进和有突出贡献高级软件人才的奖励。高级软件人才的奖励标准,由市信息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按照其本人对所在企业的贡献以及该企业的当年业绩审核确定。对符合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专家荣誉推荐选拔条件的软件高级人才予以优先推荐。并安排专门的紧急安全顾问、医疗顾问等,实行“贴身”服务,简便出入境手续或享受出入境星级服务。

(五)创新人才鼓励机制

加大对软件开发创新人才的支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落实政府对创新人才的奖励政策,完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软件人才自主创新。

市人事局“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软件创新人才倾斜。

二、具体措施

(一)市软件行业协会建立软件人才数据库,形成需求发布制度。市软件行业协会负责建立、管理和维护软件人才数据库,通过软件人才数据库,为软件产业政策研究提供详实依据,约束培训机构、企业及受训人员三方,掌握软件人才使用情况,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实施软件人才信息动态管理,实现软件人才信息共享。

1、招生阶段,引导在蓉高等院校每年将软件专业新进校的学生,纳入软件人才数据库,记录受教育情况。

2、培训阶段,由试点培训机构分别将受训软件人才纳入构建的软件人才数据库,记录软件人才教育培训情况。

3、录用阶段,企业经过考核录用软件人才,引导企业将录用、使用情况录入软件人才数据库。

4、提供考核奖励依据。依据软件人才数据库记录,分析软件人才培训、录用、使用及稳定性等情况及质量信息,形成奖励考核依据。

(二)鼓励成都大学软件产业学院,与重点发展区域、重点软件企业联合办学,调整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应用型软件中端人才。鼓励成都大学美术学院重点培养数字娱乐和动漫实战型人才,采取项目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参与项目的实施,增强实战能力。

(三)鼓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整合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软件专业的资源,采取2.5+0.5等多种模式,重点培养软件工人。

(四)鼓励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东软软件园企业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及数字娱乐研发为需求,通过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团队方式,让学生参与竞标、设计、开发到形成产品的全过程实践,培养中端实战型软件人才。

(五)鼓励天府软件职业教育联盟与企业孵化培训平台,开展公共实训,重点开展软件专业学生的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

   (六)鼓励其它在蓉高校开展多层次培训和学历教育。重点解决普适型软件人才储备,提高质量,增加普适型软件人才数量,着力构建高质量的软件人才供给体系,营造软件人才的比较优势,打造软件人才资源强市。